张路:中国足球才有希望,从根子抓起

2024-03-08 15:36:45 足球资讯 趣芒直播

张璐

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各级体育部门、各级足球领导机构和地方政府日益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足球面临又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我们对此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扭转中国足球的落后局面,必须深刻认识客观真实的情况,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并快速获得收益。 我们必须真正认识问题,下定实现战略转移的坚定决心,从根本上抓起,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 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一、关于国家队和职业队

从战略高度看待中国足球,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家队的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 中国目前的国家队、国奥队乃至国青、少年队都是历史最低水平,这种情况在15-20年内不太可能改变。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

这一判断的依据是:根据中国足协调研组199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7-16岁儿童常年从事足球活动(每周不少于两次,不少于一小时)的人数每次)只有一万人,平均每个年龄段一千人。 此后,这一数字在职业化高峰期有所增加,但几年后迅速回落。 最乐观的估计是,目前这个数字不会超过5万,平均每个年龄不会超过5000。

也就是说,到2030年世界杯,中国27-32岁的球员将从现有的3万名孩子中产生。 与世界强国数十万注册儿童球员相比,我们的人才基础在数量上太薄弱了。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足球人口极少的国家。 足球非常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和心态。 中国肯定有很多足球天才,但是这些天才不可能参加足球活动,因为没有人给他们踢足球的机会。 这就是中国极其缺乏足球人才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因素大大降低了这个小天才的素质,比如:

虚假年龄的无天赋儿童会排挤真实年龄的天才儿童。

发育早的孩子(通常没有未来)会排挤有才华但发育晚的孩子。

领导力教练急功近利造成的不科学训练。

教练员文化素质不高,导致球队培训教育水平不高。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低下的管理水平的影响导致了人才的死亡。

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儿童智力和心理发育不良。

种种缺点,中国球员水平低下是必然的,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也是必然的,而且短时间内不可能扭转。

指望在短时间内聘请一两名好教练,找到一两名好球员,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提高国家队的水平,是不现实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应地,中国足协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国内联赛和少儿方面。 具体来说:

A、国家队级别

建议放低语气,如实地告诉领导和群众真实情况,降低期望值,同时给自己减轻压力,增加回旋余地。

建议减少对国家队的投入,但维持其存在,并进行过渡和传承。 因为足球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可能没有过渡和继承。

B、俱乐部和联赛层面

我们应该全力提高职业俱乐部和各级联赛,但我们必须明白,这只能保持中国足球和国家队的水平,而不能显着提高水平。

让联赛火起来,让国内球迷闭门自娱,有利于中国足球的持续火爆。 其目的仍然是过渡和继承。

2.关于少儿足球

我们认为,做好少儿足球工作应该是中国足球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本文的重点。

特别需要提醒领导的是,现在各级足协都在努力抓年轻人。 虽然方向是正确的,但方法是有问题的。 不少地方正在筹划举办省际、市级甚至全国性的“三杯”比赛,意在以比赛为杠杆,促进基层培训,提高青少年素质。 从1980年到1990年,我们这样做了10年。结果完全失败了。 根本原因在于,层层求尖的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基层学校普及足球的积极性,导致踢足球的孩子越来越少。 同时也导致造假行为盛行,破坏了合理的足球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对中国足球的普及和提高造成了根本性损害。 中国足球的衰落从这里开始。

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创造一套新的路线和方法,我们仍然会重复同样的错误,这并不令人震惊。

我们认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1.应以小学生为重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中国足球界的共识是,扭转中国足球落后的关键是聚焦年轻人,但这仍然不够准确。 。

16岁以上的可以称为青年,12岁以上的可以称为少年。 在中国,青少年足球培训已经进入职业俱乐部和社会足球学校的梯队。 我们修好了人才输送的渠道,却发现源头没有水。 我们的职业队没有高水平球员是因为全国各地的足球学校普遍缺乏学生,而足球学校招收难的原因是廖若星辰,一名在中国大城市踢足球的小学生。

笼统地提及青少年足球是不准确的。 准确地说,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是少儿足球普及度极其薄弱。 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小学。 12 岁以下的儿童不得踢足球。 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中国常年参加足球活动的孩子也不会超过5万人(实际数字可能更少。(更多),这是一个可悲的数字。更不用说世界足球强国了即使与亚非拉的一些中小国家相比,这个数字也是少得可怜!

中国有13亿人口,理应存在大量的足球人才,但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广泛的小学阶段儿童参与足球活动的制度,所以不可能发现人才。

因此,中国足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长期的历史时期的着眼点应该是儿童、小学,让更多的6-12岁的孩子参与到足球活动中。

职业足球俱乐部无法控制儿童足球,社会力量也无法控制。 这是教育系统的管理范围。 现实情况是,中国的少儿足球、小学生足球没有人负责,没有人投资,所以没有人踢足球,所以没有足球人才,所以中国足球的水平上不了。提升。

2、注重全民参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足球界多次大力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但每次都是事倍功半,而且愈演愈烈。 踢球的孩子越多,踢球的孩子就越少,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情况。

我们不应该抱怨教育部门不支持、政府不支持,而应该反思我们自己的问题。 问题是我们在孩子阶段的足球战略思维是错误的,方向是错误的,方法也是错误的。

错误在于忽视小学普及,片面注重提高。 我们以争光为国口号,以转专业队为任务,以专业成人培训为手段,以三个集中为形式。 而这一切,都限制了我们自身的发展,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

小学以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考核指标。 他们没有义务、没有责任培养足球后备人才。 如果从事足球运动干扰了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就会感到厌恶和反对。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改善健康。 极少数家长从小就想把孩子培养成足球明星,甚至不惜以影响学业为代价。 而这些极少数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无法成为足球明星,就会失去热情。 远离足球。

孩子们踢球是为了好玩、为了好玩,很少是为了功利的目标。 如果我们给他们设定太高的目标,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让他们承受太重的训练负荷,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失去激情,远离足球。

这一切都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孩子踢足球时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才能抓住它呢?

3. 目标应该是改善健康

实践证明,在小学开展足球活动,必须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 学校教育与体育的功能不谋而合,就是“增强健康、培养全面发展”。

我们要在小学开展足球活动,如果想让学校发自内心地支持,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这一点。 过去,足球界要求教育机构与我们合作开展足球、教育服务足球。 现在我们应该给自己定位,让足球能够和教育机构合作,达到目的,让足球为教育服务。 只有这样,路才会越走越宽。

绝大多数孩子不会成为足球明星,他们踢足球也不是为了成为明星。 如果我们把培养明星球员作为目标,必然会失去群众,失去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失去普及的基础,从而失去发现人才的机会。

如果我们的目标和手段是改善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随着更多的人参与,人才自然会涌现。

4、以活动人数为指标

过去,足球活动在学校(不仅仅是小学)开展时,考核指标是球队的成绩和培养出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 这导致每个人都努力改进。 这会带来两个缺点:

首先是在各个层面都表现出色。 一些特别喜爱足球的学校,通过特殊手段或者优惠政策,从其他学校招揽优秀人才,形成了其他学校无法竞争的优势中国足球联赛等级,其他学校也就不再踢球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足球运动的学校越来越少,其普及的基础也被破坏了。

二是将竞赛成绩作为学校校长、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指标,促使大家拼命追求竞赛成绩。 在利益驱动下,虚报年龄、冒名顶替等违法行为愈演愈烈。 如今,它们已经司空见惯,难以回归。 。

如果我们抛弃成绩、交通等体育界的传统指标,将小学足球的指标定为各学校每年举办校内比赛的次数、班级校队的数量、每周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等等,学校和老师自然把普及放在第一位,很多不正之风是没有市场的。

这样做的另一个优点是考核指标简单、易于实施,有利于统计监督。

5、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导

由于我们一直以表现和交付为目标,训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成人化和专业化的倾向,包括长时间、大量运动、枯燥、苛刻的态度甚至体罚。 “正规训练”,这些都是违反训练规律的不科学做法。

世界足球强国的训练理论一致认为,12岁以下的孩子没有必要进行长期的正规训练,不仅没有效果,还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影响身心发展。 。 所以他们现阶段的训练要求和训练水平比我们低很多。

降低训练要求,有利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也有利于更多专业水平不那么高的教练、老师参与。 它还允许有限的场地和资金为更多的儿童提供服务。 这符合普及的要求,也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训练幼儿,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如果把这些人力、财力都用来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参与足球活动的人数大大增加,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每个班每周有一节以足球为内容的体育课,还有学校组织的班际比赛。 中高年级,每个班级每周增加1次班际比赛或1次课外足球活动即可。 这样,学校、老师和孩子的负担都不重,有利于长期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也符合体育训练和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

可能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足球或者特别有天赋却觉得吃不饱。 他们可以在课余自行活动,或者参加社会组织的各种比赛和培训。 学校不必完全统一。

6.钱应该花在校长和老师身上

过去,体育系统对少儿足球的投入很大。 我们在学生身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提供营养补贴、购买球衣鞋子、购买足球、修缮场地等等,但收效甚微。 关键是我们没有投资对地方。

推动学校足球活动的关键在于校长和体育教师。 只要有动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如果没有动力,花再多的钱也是没有用的。 足球活动需要大量的额外工作,消耗大量的能量。 以前我们让校长、老师做这做那,靠的是他们对足球的奉献和热爱,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只有他们的足球努力得到应有的回报,学校足球活动才能真正广泛、持久地发展。

只要把钱真正分给校长和老师,每所学校每年就能有三万到五万元来大张旗鼓,因为学校搬了,学生也会搬,学生搬了,家长也会搬。 ,父母动了,社会就动了,企业就动了。 无需担心财力问题。

7、改进与普及相结合

以上六点是在学校普及少儿足球活动的基本思路,主要应由教育系统来落实。 同时,我们的足协、职业俱乐部等专业机构也有一席之地。 他们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A.帮助学校培训师资教练;

B、技术监督和指导;

C、组织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指导训练;

D.观察、发现幼苗;

E、进行短期培训;

F. 组织小型校际比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绝对不允许各个学校的尖子生聚集在一所学校进行比赛、争夺成绩。

决不应该举办大型的跨省市、甚至全国性的锦标赛。

等他们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我们找到的比较好的人才吸进足球学校,然后送到职业俱乐部的青年队。 如此完善的人才培养和输送体系,是中国足球彻底翻身的保障。

三、关于青少年足球学校

在12岁至15岁的青少年阶段,即初中阶段,足球学校应是主要形式。

1、足球学校是必然模式

关于足球学校的争议颇多,甚至有人将青少年足球的弊端归咎于足球学校,这是不客观、不公平的。

实践证明,足球学校是培养初中阶段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必然模式。

。 因为现阶段,从培养和提高足球人才的角度来看,必须进行分流,选择一些更有天赋的孩子开始半职业训练。 同时,这些孩子必须按照国家法律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必然有一个办法可以兼顾两者,而这个办法一定是足球学校。

足球学校的形式是实践的产物。 国内足球界从1996年开始就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最终也达成了一致的目标。 初中阶段的人才培养采取了足球学校的形式。

在普通中学开设半职业足球班,往往与学校的目标和管理制度相冲突中国足球联赛等级,因此无法长久。 建立一个没有教育功能的业余足球俱乐部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无法保证学生的稳定性和训练的有效性。 在足球学校,适当减少文化课,适当延长训练时间,给学生一半一半的精力,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同时,它独立办学,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干扰普通中学,所以是最有生命力的。

2、足校能办好

很多人批评社会办的足球学校只关心赚钱,标准低。 因此,他们否定足球学校的形式,这显然有点一概而论。 我们不否认,一些足球学校确实存在问题,但这些更多的是管理问题,而不是足球学校本身形式本身的问题,应该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 经验证明,只要管理规范严格,把学生作风纪律教育放在首位,足球学校就能办好。

三、多渠道、多形式办足球学校

现在社会上大部分都是私立足球学校,一些舆论对此提出了批评。 事实上,足球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办办。 既然这个领域有广泛的需求,有市场,必然有生存空间,为什么我们的政府、我们的职业俱乐部、我们的大企业不启动呢? 如果我们不做,为什么不允许社会力量(中小投资者)做呢?

如果我们的体育局、足协、教育系统都参与足球学校的办学,对于提高足球学校的办学质量无疑是有利的。 当然,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些官方机构加强对民办足球学校的支持、指导、监督和管理中国足球联赛等级,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中国足球培养后备人才的宏伟工程中来。

4、关于职业俱乐部青少年梯队

职业俱乐部要把培养后备人才作为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目前国内很多俱乐部也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地、组建球队。 同时,职业俱乐部财力有限、权力有限,不可能包揽后备人才培养的全部任务。

因此,认为职业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初中毕业后的青少年年龄段,即15岁以上的青少年。 因为学生此时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可以从事专业培训。 同时,按照培养规则,还需要再次分流人才,选拔更有才华、有志于从事足球事业的年轻人,进行集中专业培养。

一、组织架构

职业俱乐部可以设立U-15、U-17、U-19、U-21年龄段的梯队。 如果条件允许,更合理的做法是为每个年龄组设立梯队,年龄较低的组组成较大的组,然后逐年选拔和淘汰,形成长期训练、层层递进的金字塔结构。层层筛选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人才。

2.年龄问题

目前青训体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虚报年龄问题。 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大多存在虚假年龄,不少人谎报年龄为2-3岁。 这对于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毒瘤。

问题是中国足协是否有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敢于从自身做起,从中国各级国家队做起? 如果你有决心去做,方法并不难。 关键是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3. 教练问题

青少年教练普遍存在“三低”——收入低、文化程度低、个人素质低。 这三个低点互为因果,造成了我国年轻教练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年轻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依靠俱乐部提高效益、加强管理教育,另一方面也依靠足协出台一些更加详细有效的管理规定。 比如对青少年教练员的学历要求。 如今,很多教练员无需正规学历就能获得足协教练员证书,还有很多人的学历非常不正规,这极大地影响了教练员的专业水平,最终危害国家。 青年球员。

以上是我们根据几十年青少年足球工作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希望对领导决策有所帮助。 希望中国足球不要重蹈多年来失败的覆辙,从现在开始走上正确的道路。 道路。 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二十年后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足球强国。

--------------------------------------------------

大家好,我是邢柯,2005年省高考状元,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