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日电(福建日报记者林泽贵)省运会男篮A组比赛中,厦门市第十中学(以下简称“厦门市十中”)与厦门市体校联合组建率队参加比赛并获得厦门市冠军。男篮A组历史最佳成绩——省运会男篮A组第二名。
厦门市第十中学“体育·篮球”项目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
近日发生的这两则消息,让厦门十中及其特色篮球教育瞬间火爆。这意味着,厦门市第十中学以篮球为办学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战略和有益探索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期望。
从学校的传统篮球运动,到招收篮球特长生,再到最终成为培养篮球运动员的基地学校,甚至此次被设立为“篮球高中”……厦门十中始终面临着“篮”和追求的“球”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让三十多年积累的篮球传统和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开辟出更多新的方式。
篮球激情澎湃30年
低位单打、干拔跳投、突破上篮……夏季的厦门市十中篮球场上依然生机勃勃,学生们快乐地奔跑,尽情挥洒汗水。
“篮球在我们学校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无论冬天还是夏天,篮球都阻挡不了学生们追球的热情!”厦门十中宣传部部长梁丹明笑着说,篮球是厦门十中最具特色的运动项目。校园的特色已经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
厦门市第十中学始建于1975年,篮球运动已成为该校的特色项目30余年。 20世纪90年代,学校篮球成绩在厦门市中学篮球比赛中表现尤为突出。作为校园篮球的盛宴,“先锋杯”篮球赛是每一个热爱篮球的十中孩子们期待和向往的舞台。已成功举办26届。
随着篮球文化的代代相传,厦门十中的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厦门市篮球传统学校、福建省篮球传统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2012年以来,代表厦门市参加福建省中学生篮球联赛、福建省篮球冠军杯联赛等赛事。屡创佳绩。
厦门十中在47年的办学历史中,为省一级运动队和高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以及基层篮球教师、教练员。其中,曾征战CBA的福建浔兴队原队长周启新、国家二队集训运动员林伟,都是青少年体校与厦门市第十中学联合培养的优秀运动员。 。
“我们没有豪华的体育场设施福建商专篮球比赛,但我们有对篮球的热爱!”厦门市第十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迟建伟表示,当初选择篮球作为学校的重点体育项目可能受到了实际条件的限制,但学校继续办好这项专项体育项目的目的项目的成功举办,是为了帮助学生享受篮球运动,增强体质,完善人格,锤炼意志,培养自信心,为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体育融合精益“球”精髓
“用手指和手腕控制篮球!” “传球!传球!” “投篮,别犹豫!”……7月31日下午,在厦门市第十中学篮球训练馆,集美区少年体校篮球教练陈建平带领多名队员厦门十中的20名篮球生积极训练,每个学生都异常认真。
能够在普通高中用专业师资培养特殊人才,得益于厦门十中“体教融合校体合作”的发展战略和创新探索。
2011年,为了更全面地培养篮球人才,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集美区青少年体校与厦门市第十中学达成合作协议,允许厦门市体校男篮队员,挂靠区青少年体校,提高篮球底蕴。就读于厦门市第十中学。队员们按年级编入平行班正常上课,下午第三节课开始专项训练。
经过强大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厦门十中篮球队的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2012年11月福建商专篮球比赛,在省体育局、省教育局组织的全省首届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福建商专篮球比赛,厦门十中队以全胜的成绩夺得初中组冠军。获得福建省比赛最好成绩。次月,在厦门漳泉中学男子篮球邀请赛中,厦门十中队再次获得第一名。
2017年9月,经向教育部门申请,厦门市第十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篮球人才,探索特色学校发展新路子。学校每年在集美、海沧两区招收4至5名篮球技术和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同班学习。篮球特长的学生除了像普通学生一样上文化课外,还需要接受少年体校专业教练的专项篮球训练,每天至少需要2到3个小时,包括节假日。
2020年7月,厦门市第十中学被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教育局授予厦门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学校(篮球A、B组市队学校主办),为厦门市提供篮球运动员。此后,厦门十中“体教融合校体合作”成果逐渐显现,代表队多次参加省市各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在迟建伟看来,除了输送高水平运动员外,厦门十中探索“体教融合”的更大意义在于,在“双师制”的育人环境下,加强对体育人才学生的培养。 “减量”和“五育融合”通过班级学习,可以成为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和普通学生一起参加高考进入大学。还可以根据特长生身份参加高校体育自主招生或自主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相当于给了孩子几条新的出路,从而改变了社会尤其是家长对体育专业学生‘重技轻文’的固定认知。”迟建伟表示,今后,像谷爱凌这样的学生将会为高校培养。双优的高水平运动员将是中国体教融合的必由之路。 “这也是厦门十中不懈追求的目标。”
事实证明,这条特色发展道路是走在正确的轨道上的。 2020年高考结束后,厦门市第十中学首批招收的6名特殊人才中,有3人分别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莆田学院。今年高考,5名特长生中有4人通过体育中考或体育高考,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用“球”结交朋友,共同打造“篮子”
作为厦门十中第一批篮球生,连恩浩目前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但他依然怀念在十中的“篮球”时光。
“十中的篮球氛围很浓厚,我通过篮球结识了很多朋友。”连恩浩说,同班的6名特长学生被分到了6个班。训练时,技能相近的学员聚集在一起训练,互相比较;回到班级后,与热爱篮球的同学一起打篮球,加深友谊。他们还时不时地以班级队伍的身份举办PK比赛。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一些很少接触篮球的同学逐渐爱上了篮球。
“篮球可以锻炼身体,凝聚团队力量。”池建伟表示,学校招收有篮球天赋的学生,希望他们成为班级的“星星之火”,用“球”结交朋友,带动学校篮球运动形成“燎原之势”。他说,“五育”要同步推进。篮球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活教材、智育的有力保障、美育的生动展示、劳动教育的必要前提。因此,学校以篮球为龙头,充分发挥传统篮球学校的优势,推动足球、羽毛球、田径等各项体育项目的发展,着力打造体育特色教育,播下种子。热爱体育锻炼,倡导师生体育精神。心。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十中的“篮球传统”也随着校友们一起走出校园,传播到厦门的各个角落。厦门不少中小学,不少体育教师、篮球教练都是由十中派出的篮球运动员毕业退役后担任;在集美,各种乡村篮球比赛中都能看到十中校友的身影。厦门十中校友、宣风体育党支部书记陈永江不遗余力地推动母校篮球运动的发展。他与母校签署了党建引领的篮球共建协议,计划建立“社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共同推动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如今,篮球已成为十中校友健康生活、交友的载体。 “这正是社会所倡导和向往的‘体育功能’。”梁丹明表示,通过学校的篮球特色教育示范,学校希望鼓励更多有特长的学生不要放弃自己的爱好,加强自身特长的培养,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广阔平台和发展方向增添筹码。给你的生活。